面向半导体与电子行业的高效自动化解决方案KUKA 推出的 KMR iisy CR 是一款多功能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提供 11 公斤与 15 公斤两种负载版本,专为 净室智能应用 设计。已通过 弗劳恩霍夫研究所 (Fraunhofer Institut) 认证符合 DIN EN ISO 14644-1 标准的 ISO 3 级净室要求产品核心构成与应用场景移动平台 + 六轴机器人 LBR ii
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客户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全球竞争和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专业人员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严格的健康和安全标准,也让企业必须寻求更灵活的生产方式。解决方案在于生产自动化。通过采用机器人和现代化技术,企业可以在保证产品多样性和不同批量生产的同时,提高速度、灵活性和附加值。作为生产自动化领域的专家,KUKA 提供全面的支持,帮助企业应对
在协作机器人(cobot)的世界里,控制器就像电子“大脑”,掌控着每一次精准动作。虽然它通常不抢眼,但当您关注协作机器人的精度、稳定性和自动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时,正是这个“大脑”确保机器人充分发挥潜能而不受限制。JAKA CAB V3 正是为此而生。目前,JAKA CAB V3 支持绝大多数 JAKA 协作机器人,除 JAKA Mini 系列和 JAKA MAX 系列外;软件适配与优化将于 8 月完
2025年汉诺威展节卡不仅展出其叱咤汽车、电子、3C、新能源等领域的6大场景应用,更重磅推出了JAKA S 5智能协作机器人新品。该机型凭借0.1N级力控反馈技术和毫米级精度控制能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亲临现场操作体验。此外,节卡战略合作伙伴施耐德高级副总裁Dr. Ali Haj Fraj到场,与节卡团队就协作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趋势和创新发展展开了深度探讨。此外,节卡与西门子RobIn e-Bo
案例背景中国市场的零售环境日新月异,食品行业在近年来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逐步由重“数量”向重“品质”转变。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快消行业一款新品从创意诞生到真正摆上货架的时间已经从按月计算缩短到按天计算。在此背景下,食物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趋势转变,产品生产线具备足够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食品厂商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对传统模式生产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推动生产端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定
机床上下料是协作机器人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相对人工进行上下料操作,机器人没有疲劳感、不会倦怠,可以持续作业;机器人上下料程序化、自动化,作业更安全。 客户是气动和汽车配件领域的制造商,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为了打造灵活性更高、适应性更强的柔性生产线,客户专门引节卡zu5协作机器人,用在气动元器件CNC精加工作业过程中,主要负责CNC机床上下料操作,单次最多可抓取4个工件、进行多次换料,上下料整体
JAKA协作机器人已成为中国新疆第一台智能加油机器人。 车主只需要坐在车里,用手机发送指令即可。 车外的协作机器人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全套加油服务。 这种加油机器人可以每天24小时工作,与500多种车型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