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首页
  2. 新闻资讯
  3. 内容详情

11月协作机器人最新消息

2025-11-06 16:17:53 365
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在 2025 年呈现出技术突破加速、市场规模扩张、应用场景深化的显著特征,以下是基于最新行业动态的综合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

  1. 高速增长态势2024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达 4 万台,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5 万台,同比增长 25%。全球市场中,中国占比超过 40%,成为最大单一市场和制造基地。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制造业柔性化转型需求,尤其是 3C、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行业的自动化升级。例如,天机智能的打磨机器人效率达到人工的 10 倍,良品率稳定在 99% 以上。
  2. 成本优势推动普及2025 年协作机器人均价降至 5.75 万元,投资回收周期缩短至 12-18 个月。同时,国内厂商通过规模化生产(如天机智能深圳工厂产能扩容)进一步降低成本,推动中小企业自动化渗透率提升。
  3. 出口表现亮眼2024 年协作机器人出口量达 9825 台,同比增长 57.78%,主要流向德国(2313 台)、日本(1251 台)、美国(1068 台)等高端市场,以及泰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德国、日本市场需求增速超 200%,显示国产产品在技术可靠性上获得国际认可。

二、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1. 双臂协作与高精度力控天机智能推出的 Marvin 双臂机器人,每只手臂 7 个自由度,最大负载 25kg,重复定位精度 ±0.03mm,末端力控精度达 0.5N,已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和 3C 电子领域。其 MEMS 力矩传感器技术使灵敏度提升 10 倍,稳定性提升 20 倍,可实现 0.1 牛精度的力控弹壳雕刻。
  2. 人形机器人量产化突破优必选发布的 Walker S2 是全球首个可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身高 1.76 米,52 个自由度,支持 3 分钟热插拔换电,可在工业场景完成 15kg 负载搬运及复杂动作。天机智能则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计划 2025 年出货 1000 台以上,并与星云股份合作解决电源管理技术瓶颈。
  3. 大负载与高速性能华盛控科技推出 80kg 负载协作码垛机器人,采用 220V 高压驱动方案;ABB 的 PoWa 系列协作机器人最高运动速度达 5.8 米 / 秒,支持人机协作与高速模式双切换,部署时间缩短至 60 分钟。这些产品满足了锂电、汽车等行业对大负载、高节拍的需求。
  4. AI 与多模态感知融合ABB 的 OmniCore™ EyeMotion 视觉系统兼容第三方传感器,结合英伟达 AI 平台实现复杂场景自适应;法奥机器人的 FR3WML-T 集成六维力传感器,碰撞检测灵敏度提升 3-5 倍,适用于高精度打磨抛光。优必选的群脑网络 2.0+Co-Agent 技术,使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物料搬运、分拣等全流程作业,效率提升 50%。

三、行业应用与场景拓展

  1. 工业制造深化
    • 汽车与新能源:埃斯顿酷卓协作机器人应用于汽车产线焊接、钻铆,其 700KG 级工业机器人入选工信部首台套目录埃斯顿自动化;天机智能的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 1 号可在易燃易爆环境执行阀门开闭等特种作业。

    • 3C 电子:节卡机器人成为丰田全球唯一协作机器人供应商,其轻量化设计满足精密装配需求。

  2. 医疗健康领域突破艾利特机器人在某三甲医院完成超 500 例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30%,并发症率下降 25%。其护理机器人可完成药品配送、生命体征监测,帮助护士每日减少 20 趟病房往返。药房协作机器人分拣效率达每小时 300 张处方,差错率从 0.3% 降至 0.01%。
  3. 物流与特种服务天机智能的移动充电机器人采用挂轨设计,实现停车场 “巡充一体”;越疆机器人打造的 “超级工厂” 解决方案,通过协作机器人、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完成搬运、质检全流程闭环。

四、国际竞争与本土化布局

  1. 国际厂商加速本土化丹麦优傲机器人在江苏南通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推出 UR7e 和 UR12e 两款中国定制机型,本地化率目标 2025 年底达 100%,以应对国产厂商的价格竞争。
  2. 国产替代与出海并进遨博智能、思灵机器人等企业实现谐波减速器、伺服系统完全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同时,国产机器人凭借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在德国、日本等高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4 年对德出口增长 201%。

五、未来趋势展望

  1. 技术演进方向
    • 具身智能:天机智能、优必选等企业聚焦人形机器人与 AI 大模型融合,推动多场景泛化能力。

    • 安全与可靠性:预碰撞保护、电子皮肤等技术将成为大负载协作机器人的标配,如 ABB PoWa 系列通过激光雷达实现人机协作安全升级。

  2. 市场需求热点
    • 新兴行业:半导体、医疗、教育等领域需求增速超 30%,例如思灵机器人的高精度力控产品已用于医疗手术。

    • 绿色制造:协作机器人与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场景结合,如天机智能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同步解决补能与安全监测问题。

  3. 政策与产业协同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对重载机器人的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园的扶持,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埃斯顿自动化
当前,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正从 “单一功能” 向 “智能化、场景化” 进阶,高精度力控、AI 算法融合、跨行业场景适配成为竞争关键。随着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这一领域有望在未来十年内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